全域旅游效应之变--激发人们对“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向往
作者:新百胜公司    发布于:2023-10-06 12:03:25    文字:【】【】【
摘要:有人说,花儿临夏有世界上最漂亮的陆地磁性剖面,拥有占据十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群,是一个集地质、生态、文化于一体,没有围墙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记者马正兰

有人说,花儿临夏是一幅品不够的山水画。连绵的山、成片的林、清澈的水……有山有水且刚柔相济,这就是临夏山水和谐的精致所在;

有人说,花儿临夏是浸醉心灵的文化课堂。河州花儿、临夏砖雕、保安腰刀、和政秧歌、河州平弦、河州贤孝……俯拾皆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滋养着临夏人;

有人说,花儿临夏是一部多元文化融合的史书。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穿越时空隧道,历史的足迹鲜活如昨;

有人说,花儿临夏有世界上最漂亮的陆地磁性剖面,拥有占据十项世界之最的和政古动物化石群,是一个集地质、生态、文化于一体,没有围墙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展开临夏旅游版图,“绿色”“红色”“古色”多色齐放,生态与文化和谐共存,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沿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秋景

文旅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是城市的“软名片”。2019年以来,我州秉承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紧紧围绕“文旅百亿产业”和“旅游文化城市”目标,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响了“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品牌,实现“诗与远方竞芳华”。

这些年,临夏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这些年,临夏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高规格、高标准文化节会,全面繁荣群众文化活动;

这些年,临夏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文旅融合蓬勃发展,“一心引爆、双核驱动、三廊贯通、四区崛起、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构建。

高位推动 旅游产业地位极大提高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一个个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人文名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自然的慷慨赠与、历史的厚重积淀,为临夏这片热土增添了无限魅力,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何让文化旅游资源走向大众,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临夏在思考、在行动。

州上充分发挥“十有临夏”的独特优势,围绕把临夏建设成为兰州的旅游休闲“后花园”、多彩文化“大观园”,黄河文化旅游黄金带这一目标定位,将文化旅游业作为五个百亿级首位产业精心谋篇布局,相继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临夏州打造文化旅游百亿级产业工作方案》《推动临夏州文旅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意见,按照“山、水、城、人”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力求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做“靓”、在提升文化品位上做“特”、在旅游项目上做“精”,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从弱到强,旅游产业的发展由小到大,旅游文化的传播由近及远,下面这组数据是临夏旅游业嬗变的注脚:

2019年,临夏州累计接待游客2672.1万人次,同比增长29.8%,增幅位列全省第三;累计旅游综合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38.8%,增幅位列全省第一。

2023年1至7月,临夏州接待游客1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4亿元、同比增长152.0%。

如今,临夏旅游正由资源依托型向品牌创新型转变、由景区型向全域型转变、由单一型向文旅融合型转变、由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旅游接待和旅游总收入实现“井喷式”发展,旅游业已然成为临夏州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综合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的重要引擎。

项目带动 积蓄旅游发展新动能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临夏给出的答案是: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全面完备。
星语云端景区

“这条旅游大通道太美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没想过,离我们这么近的地方,有这么好的一条旅游穿越路线。从这里的人文美食,能看到临夏州在旅游方面下的功夫。这次活动非常完美地展现了临夏的旅游资源,我们回去后要大力宣传。”7月15日,参加完沿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露营集结赛暨自驾游活动的越野E族甘肃大队负责人郑文明,被这条“云端丝路”的美景所惊艳,连连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慨来“花儿临夏”不虚此行。

全长286公里的沿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是州委州政府着眼于打好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而倾力打造的一条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和振兴路,是兰州1小时经济圈内重点接线,已成为临夏人文景观的集萃园、广大游客的打卡地、旅游休闲的黄金线,这只是临夏文旅项目的缩影和典范。

文旅产业,既需要从细处雕琢,做出味道,又需要从大处谋划,实施大项目。如此一来,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量质齐飞。

旅游项目稳步推进。永靖县环湖北路、临夏县环库公路等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打造了黄河历史文化长廊、星语云端、云上河州、达板特色小镇等特色景点,加快推进和政县滨河东区文化旅游开发综合体、黄河三湾民宿及乡村振兴学堂、松鸣岩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劳动实践综合基地等文旅融合项目,松鸣岩、白桦林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折桥特色文旅小镇、太极岛生态绿道重点文旅项目顺利建成。2020年以来谋划实施了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14个,总投资49.4亿元,为临夏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我州没有5A级景区的历史空白,法台山、万兽谷、胭脂湖、草长沟、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等5个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新增3A级景区16家,临夏州A级旅游景区达到36家;白桦林、星语云端景区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网红打卡点,达可可、人民红园“星苑”、东郊生态公园等露营地成为短途最佳旅游休闲地。

基础设施呈现新面貌。在州内主要交通干道、景区景点、游客集散地、宾馆饭店设立了一批全域旅游导览牌、景物介绍牌、二维码,在沿太子山旅游风情大通道和环炳灵湖旅游公路沿线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21个、观景台38个、游客休憩点114个、游步道56.2公里、停车场75个、旅游厕所47座、导览指示牌517个、彩绘墙25.71万平方米,旅游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这一件件亮眼的旅游大事折射出一个事实:逐步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产业,正日渐成为助推临夏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产业。

高质量融合渐入佳境 全域旅游名片响亮

“未来五年,临夏州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30%和30%以上,文化和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均文化旅游消费达到500元以上。”近期,临夏州出台《临夏州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草长沟景区

旅游业的利好,绝不仅是眼前的数字,也不再局限于频繁出入景区的传统旅游方式,“游临夏”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我州牢固树立“旅游+”“+旅游”理念,积极创建全域旅游样板,临夏市、康乐县分别被评为“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县”,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永靖县、临夏市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永靖县黄河三峡、临夏市折桥湾、和政县松鸣岩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与此同时,我州坚持以品牌建设为目标,把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元素、开发文旅产品,精心打造了“古动物化石遗址游”“黄河文化研学游”“太子莲花生态游”等6条文旅融合主题精品线路,围绕东西南北设计打造一日游、二日游等27条花儿临夏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发展生态、红色、体育、研学、自驾、养生、民俗等多种旅游业态,“文旅+”相融相盛,“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不断延伸,构建起一业突破、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发展“旅游+节会”,组织开展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大禹文化论坛、花儿大会、古动物化石国际研讨会等文化活动,推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化旅游节提档升级,围绕牡丹、梨花、杏花、郁金香等特色花卉举办各类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持续提升临夏影响力。

——发展“旅游+体育”,举办全国滑翔伞赛、全国大学生龙舟赛、省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花儿临夏马拉松赛、大众高山滑雪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还每年举办篮球、足球、赛马等各类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促进了文旅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发展“旅游+康养”,依托生态资源,推动医疗机构、疗养机构进小镇、进景区、进度假区,实施18个文旅康养产业链项目,建成一批乡村休闲康养度假基地。唐番云舍康养民宿获评2022年全国甲级旅游民宿,野望阁、枣社一号成功创建为国家丙级民宿,临夏州特色民宿达到40家。

——发展“旅游+农业”,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观光农业,成功催热一批田园农耕、特色美食与乡村旅游交相辉映的生态乡村样板。目前临夏有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旅游景点850家,今年1至7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22.6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0.78亿元。

服务提起来、旅游火起来、群众富起来……伴随着发展的脚步,临夏文旅从悠悠岁月中款款走来,在发展中起步、探索中前行、调整中提升,如今已然实现华丽转身、精彩嬗变,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临夏旅游的向往,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出发游临夏”的初始地。
标签:新百胜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2 杭州某某某旅游景区 智能建站 提供